永远记念我们的主

默想主

永远记念我们的主

黄聿源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她们来到坟墓那里,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辊开呢?』那石头原来很大,她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辊开了。她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那少年人对他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 ,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 请看安放的地方。你们可以去告诉的门徒和彼得说,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正如从前所告诉你们的。』」(可十六2~7)

上述经文记载了主复活的当天,妇女们到坟墓时所见到的情形。经文中所提到的少年人,其实就是天使,他坐在摆放耶稣尸体处的右边,对妇女们说:「你们来这里找拿撒勒人耶稣吗?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然後说:「你们可以去告诉的门徒和彼得说,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主在复活後通过天使叫妇女们去告诉门徒和彼得,要他们到加利利去,因为主要在那里见他们。这第一件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在复活後并没有忘记地上的人,也没有忘记在地上所说过的话,完全记得。还记得彼得和十个门徒。

是的,主记得那属的人在地上,当在约翰福音讲到是好牧人,认识的羊,按着他们的名字叫他们出来,又在他们前头走。这不单是讲在世上时是这样,其实主在复活时也是这样,直到今天还是这样。认识的羊,认识属的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没有忘记那些属的人。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人就是这样,只会逢迎有权有势者,或者对自己有利益的人。一旦那人失了势,他们也就反脸不认人,远远的避开。也有些人一旦成了暴发户,就忘了旧日的穷街坊。但我们的主却不是这样,当从死里复活得着了极大的荣耀後,仍然记得的门徒,记得彼得,记得以前说过的话、答应过他们的事--要到加利利那里等他们。这件事也给我们看见一个事实,就是:主今天到天上去,并不因此而忘了及不再关心地上属的人。这是我们信主的人的一种经历,也是一种把握和安慰。

虽然世上有很多基督徒,但主个别的认识我们,记得我们这些属的人,所以每次到主面前祷告时,我们绝对不会感觉到陌生。自从我们信主的那天起,我们祷告时会觉得很熟悉,主好像全然都知道、认识我们。我们来敬拜主,也不会觉得好像是在参加群众大会似的。我们觉得我们的心与灵和主好像是个别的、是面对面的交通。不管参加敬拜的人数有多少,只要你带着敬虔的心来敬拜,你就会感觉并经历到那是面对面的、直接的敬拜主。当时一复活,就立刻通过天使跟妇女们说,你去告诉我的门徒和彼得,我已经复活了,要在加利利等你们了,你们来啊!

第二点,特别提到彼得。「难道彼得特别重要吗?」主在和门徒吃逾越节的筵席时,曾说过门徒都要跌倒了。但彼得却拍着胸膛说:「不,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又说:「我就是必须和祢同死,也总不能不认祢。」主说:「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死都不肯承认,因为他很自负,也很自信。不认为主所讲的这件事情会发生,也不认为自己会跌倒。甚至以後主叫他们一起祷告时,他竟然睡着了。主当时还特别对彼得说:「彼得,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彼得还是呼呼大睡。以後彼得真的三次不认主。我相信在彼得的心中,会害怕主不能原谅他。他觉得自己太不应该、太自大、自负和自信。在主面前,他不够谦卑,为甚麽当主告诉他,指出他要三次不认时,他还硬心不肯承认呢?如今真的三次不认主了。彼得三次不认主後出去痛哭,也许不只痛哭一次,每逢想起,他就哭,就难过。

在彼得心中一定会有一个疑问,就是:主会原谅我吗?会饶恕我吗?我这样骄傲自负,而且现在跌得这麽惨,居然三次不认主。主还会饶恕我吗?不但是彼得,那十个门徒也是一样,圣经告诉我们,当主耶稣被捉时,那十个门徒都跑掉了。如果那些妇女回去告诉他们:主复活了。那十个门徒的感受也是很复杂--有没有脸见主呢?主还承认我们是的门徒呢!而我们却在最需要我们与在一起祷告时,竟然睡着了;在被捉时,我们又逃掉了,我们还有脸见主吗?这些都是门徒心中的疑问,没有答案,谁会知道?这时主说,你去告诉门徒们,尤其是彼得。从这里我们看出主的心早已饶恕了他们。

我们到主面前也常带着这种心理:想来亲近主、敬拜主,但心里又感到惭愧和满了亏欠--啊!我在许多事上都软弱,感到亏欠,现在来敬拜主很不是味道,心里感到很内疚,不晓得主接不接受?但是,如果我们在主面前诚恳,我相信主必然在我们心中说:某某人,我赦免了你,也饶恕了你。

主饶恕了彼得,也饶恕了那十个门徒。仍然记念他们,接纳他们。主在这里强调彼得,为甚麽?从主复活後发生的事可以看见,彼得失败得最惨。因为其他门徒在主被捉时都跑掉了,没有正面面对难处,也不会当众否认主,但彼得却在祭司长院里亲口三次不认主。彼得的内疚最深,最不能原谅自己。因此在主复活以後的那段日子,他恢复得最馒,也最沉默,一句话都不愿说。一次、两次、三次,主复活的消息,甚至主的显现都不能挑起他对主的心,可见彼得的心是非常的沉重,他感觉到自己非常的失败,不能原谅自己。而且你会发觉彼得好像没有面子,不敢再恢复。主知道彼得的需要特别大,他特别需要安慰,特别需要主的肯定和鼓励。所以主特别提起彼得,显明主无限的眷顾。好像希伯来书第四章说:「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明白,完全体恤,知道彼得的难处,所以在这里特别提起彼得的名字,表示对彼得的特别眷顾。怕彼得失败以後,没有勇气站起来,怕彼得自责太深而不能恢复过来。

我们看见保罗是主的使徒,他认识主很深,知道主的心很清楚,所以当他写哥林多後书时,讲到那个犯罪的人受了责备以後的那种情况。保罗特别写信去劝哥林多教会说,他既然认罪悔改了,你要接纳他,要饶恕他,免得他受这责备太深。这里给我们看见,保罗对那个犯罪悔改的人能有那种特别体恤的心,正是因为他明白主的心意--他知道主是这样的主。

从这件事上我们看见主对彼得的心是这样的,特别体恤彼得,知道彼得跌得特别深,失败得最严重,因此不容易复兴。所以当时特别提起他的名字来,给他特别的鼓励,特别的提醒。当然我们知道彼得并不因此就复兴起来,後来到了约翰福音二十一章,主特别亲自向他显现,跟他讲话,亲自复兴他,把他从非常低沉的失败的情况底下复兴过来。主让我们看见了对我们的心,的爱的流露是很实在、很具体的。

爱的流露是多方面的,主的爱对於那些软弱、失败的,像那十个门徒,像彼得这样的人,如何显出那无限的爱呢?--记念、饶恕他们;顾念、体恤他们的情况;扶持他们,勉励他们,让他们站起来。我们今天来到主面前记念主,我想没有一个人敢说:「我很好,所以我可以来记念主。」这样的人应该很少,如果有,恐怕这个人是很骄傲的。绝大多数的人,或许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来记念主时,我们的心也是这样--我们一心愿意来记念主,但另一方面转念一想,就想到我们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个软弱,那个软弱;不要说一生,就是刚刚过去的七天,我们不晓得已在多少件事情上得罪主,软弱失败了,甚至跌倒。是甚麽东西使我们有这个勇气再回来敬拜、事奉主呢?

我们当中教主日学的,你每一个礼拜教主日学时,是否觉得自己是灵性很好才来教主日学呢?其实我们都是带着相当矛盾的心情,常自问自己我能教吗?像我这样子能教吗?而且每次都是主用无限的安慰、勉励来顾念我们,的那种怜悯再次激发我们,能起来事奉主。主的爱在我们心中一次、两次,不断地临到我们,带领着我们,护卫着我们,保守着我们,我们才能跑完这一生的道路。

所以今早我们来到主面前,看见桌上的饼和杯,你说,主愿意这样做吗?主当然是愿意的。何以见得?已为我们上了十字架,亲身担当我们的罪。连死都肯,还有甚麽事不肯作?还有甚麽事不愿意?愿主帮助我们,让我们每逢到主面前来记念时,想到主无限的恩爱,丰富的临到我们这些属的人,我们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挑旺起来,被提升起来,感恩地来敬拜,赞美,歌颂。不是我们有甚麽好处,乃是因为无限的恩情在我们的身上扶持了我们,带领着我们,使我们能继续跑这人生的道路。■

圣经 经节: 
可16:2-7
access_leve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