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乐
常常喜乐
杨百合
香港人常说:「做人最紧要是happy!」可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居八九,如何能常常快乐?而圣经却教导我们要常常喜乐。喜乐是rejoice,happy是快乐。喜乐与快乐有差别,简单的说,喜乐较属于属灵的层面,而快乐较属于属世的层面。
我们要如何才能常常喜乐呢?根据腓立比书四4~7,我们要操练六件事,就能常常喜乐。
㈠要靠主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4节)
我们靠主才能常常喜乐。靠金钱、靠物质、靠环境、靠事业,我们不能常常喜乐。因金钱物质会失去,环境会改变,事业有成败。事业成功或者有喜乐,失败就没有了;环境好或者有喜乐,环境不好就没有了。
我们的喜乐不是建立在金钱、物质、环境、事业上,是建立在主的身上。
保罗强调说:「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保罗写这话的时候,正在坐监,是为主的福音被下在监内,可是他仍能维持他的喜乐;不然,他怎能叫人喜乐呢?
喜乐对基督徒十分重要:
①喜乐是无声的见证。我们叫人信耶稣,自己却拉长苦瓜脸,没有喜乐,如何叫人信?因此,喜乐是我们生活见证的「广告」(或招牌)。
②喜乐是健康的泉源。圣经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十七22)我们若能靠主常常喜乐,犹如常常吃「补品」,身体必定更健康。
㈡要谦让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5节)
常常喜乐,不但要靠主,也要有谦让的心。靠主是与主的关系,谦让是与人的关系。
与人的关系不好,也会影响我们的喜乐。
保罗很注重人际关系,他对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姊妹说:「我所亲爱所想念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四1)
为什么保罗劝弟兄姊妹要有谦让的心?因为他知道腓立比教会有两位同工不大同心,她们是友阿爹和循都基。(四2)
不能同心,表明二人有意见,有嫌隙。如何消除彼此之间的嫌隙?圣经说:「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三13)除了宽恕之外,我们也应有谦让的心。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冲突,是因互不谦让。一方若能谦让,则可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
亚伯拉罕的谦让,大家都觉得是一种美德,他对罗得说:「让你先选。」罗得就选了靠近约旦河旁的平原--所多玛附近。看情形,身为叔父的亚伯拉罕是吃亏了,但神暗中祝福他,对他说:「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谦让的亚伯拉罕比罗得得到更大的福气。(见创十三章)
保罗接着说:「主已经近了」。主再来的日子近了,意思是说:传福音,让得救的人数满足,主就再来了。所以传福音的事最要紧,个人的恩怨应该放下。大家能同心合意事奉主,就能在主里常常喜乐。
㈢要祷告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6节)
这里讲到应当一无挂虑。人总是有挂虑,挂虑从前门进来,喜乐就从后门溜走了。
主耶稣叫我们不要挂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我们人能做到一无挂虑的境界吗?
大概十一年前,我去金马崙参加一个少年福音营,我负责讲主题信息,罗亚绍弟兄负责讲专题,我们常有机会交通。有一次,我看他脸常带笑容,脸总是园园的,我就问他:「罗弟兄,你究竟有没有忧虑的?」他听我这一问,静默想了一想答:「有是有的,不过,那忧虑在我身上停留不会超过五分钟。」
过了七年,我去邦咯岛参加另一个青年营,再次与他同工,我向他提起忧虑那件事:「你的忧虑仍旧不会停留在你身上超过五分钟吗?」他毫不犹豫地答:「是的,主的恩典!」我想,他已学会「一无挂虑」的功课了。
有挂虑就该怎样?保罗说:「凡事藉着祷告。」祷告是特别用来对付挂虑的。你有挂虑,就表明你需要祷告。不祷告,就自然有挂虑。「凡事」,表示所有的事,包括大事、小事。凡是令你有挂虑的事,即使是很小的事,也应藉着祷告交托给主。
挂虑是不好受的,如果你不要挂虑,就祷告吧。你要选择挂虑,还是祷告?有些人,宁可挂虑也不愿祷告。难怪写《恩友歌》的作者说:多少平安屡屡失去,多少痛苦冤枉受,都是因为未将万事,带到主恩座前求。
有些弟兄姊妹说,祷告了,挂虑重担已交托给主了,不过,不久挂虑重担又回来自己担。怎么办?
我想,这表明我们的祷告不够。我们应一直祷告到挂虑和重担可以交托给主,才算祷告够了。我们的祷告,通常过于随便、肤浅,有些挂虑重担是要多点时间跪在主前祷告的。
记得老二、老三在吉隆坡念书,一个在马大、一个在工大。他们骑摩多单车上课,我和妻子在金宝很为他们担心。因路上发生车祸的多属于摩多单车。我们是基督徒,做基督徒真好,可以化忧虑为祷告的力量。我们就常为老二、老三代祷,求主保守他们的脚步,出入有平安。祷告,就是我们能力达不到的地方,主的能力能达到。我们在金宝,儿子们在吉隆坡,我们的能力达不到他们那儿,但藉着祷告,主的恩典、保守、平安、能力达到他们身上。感谢主!这样,挂虑藉着祷告交托了,心中就有喜乐。
㈣要祈求
「凡事藉着……祈求……。」(6节)
祈求和祷告,两者的意思大同小异,祈求较着重生活的需要。感谢主,主关心我们现实生活上的需要。主祷文中有一句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太六11)
生活经历丰富的大卫王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诗二十三1)
信心伟人慕勒先生凭信心创办孤儿院,孤儿院的需要、费用很大。人家问他有何需要帮助的,他总不愿直接说出来。他有一个很坚强的信念:天父知道就够了。他祈求天父,天父就感动人,及时给他(孤儿院)的供应。若我们也有这样的信心,就能一无挂虑,常享主的喜乐。
㈤要感谢
「凡事…感谢。」(6节)
一个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便埋怨--怨天尤人,便不能常常喜乐。
我们要学习凡事谢恩,这功课不容易学。因为,为一些事情感恩容易,凡事谢恩就很难。凡事包括:得意和失意的事,成功和失败的事。为得意、成功而感恩容易;为失意、失败而感恩就很难。
为什么要凡事谢恩呢?
①因为凡事谢恩,表示信任神的一切安排,比方保罗和西拉为主的福音被下在监狱里,他们没有埋怨,反而祷告唱诗赞美神(徒十六25)。在困苦、磨练中发出埋怨,就象向神投了一张不信任票。谢恩是信心的胜利,埋怨是信心的失败。
②我们能凡事谢恩,因为我们有一个信念,就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既然如此,我们深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包括失意的和失败的事都对我们有益处,因此我们感恩。
请容我讲述我一次难忘的经历:
大概六、七年前,我与同事们打篮球。对方进攻,我向后退守,退得太快,失去控制,就向后倾跌。跌倒时,我用手按地,一按,左手腕骨折断了,那时还以为脱臼。回到家里,妻子看见我的手包着布受了伤,就问:「怎么啦?」我告诉她原因之后,说:「让我们作一个祷告。」
我记得在我的祷词中,有一句:「主,我感谢祢……」我那时的感谢不是凭感觉,如果凭感觉,我不能感谢;我那时能感谢,是凭信心。深信主有美意: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
后来我因这次的经历写了几篇文章。有一天,有位姊妹读了我写的书,我问她最喜欢哪一篇。你猜是哪一篇?就是因为跌伤手而得的灵感而写成的那一篇。感谢主,不跌,写不出好文章。
懂得凡事谢恩,我们才能常常喜乐。
㈥ 要倾诉
「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6节)
把心中的问题、苦情倾诉出来,内心就舒畅得多了。
神乐意听我们的倾诉。我们的主是我们最好的辅导员,因为祂「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5~16)
肯来到神面前,将我们所要的告诉祂,得到祂的辅导,心中必定会喜乐。
当我们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我们所要的告诉神,那么,「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7节)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原文是「超出我们理性所能了解的平安」,在某种环境情况下,以为是没有平安,但却超乎我们预料之外,我们仍有平安。
大概在十二年前,马来西亚基督徒写作团契邀请移民到加拿大的黄润岳校长来马演讲,安排他主讲《基督徒与华人文化》,从南马到北马,一连有多个这样的讲座会。
黄校长来到金宝,卫理公会安排他来讲一晚。那天下午,我去旅店探访他。他与黄子弟兄来,住在金打旅店。
在旅店,黄校长说:「这次我来金宝,是黄子弟兄陪我,我在南马,已有两位弟兄陪我,都病了,因为应酬太多了,忙得没时间休息,那两位陪我的年轻弟兄都病倒了,可是我不能病,他们病了可以换人,现在换黄子来陪,我如果病了,讲座会谁来主持?年轻人都病了,老年人却没有病,这是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7节)
这一句,表示我们的心怀意念,得蒙主的保守。「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
保守心,或保守心怀意念,很重要。因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可是有时我们自己不能好好的保守自己的心怀意念。
比方,我们不要忧愁,但却常常忧愁;我们要喜乐,却不能喜乐。可是,圣经说,在基督里,主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我们可以胜过忧虑,我们可以靠主常常喜乐,这是神的保守和恩典。
总之,我们要常常喜乐,不能靠环境或外在因素,要靠主。因圣经说「要靠主常常喜乐」,我们要常常喜乐,也要有谦让的心,与人和睦相处,我们要常常喜乐,就要每日安排时间祷告、亲近主;同时,要凡事谢恩,因万事都互相效力。遇有挂虑,或有任何心事,别忘了向神倾诉,因祂是我们最好的辅导员。这样,神就赐我们出人意外的平安,在基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即能保持常常喜乐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