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怨言的可怕
!doctype>
发怨言的可怕
谢彦群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时都能听到人发怨言——不是埋怨天气太热就是太冷,或抱怨工作太繁重枯燥,或是对学业、家务不满,或对老板、老师、同事、家人,甚至对自己发怨言;上至国家大事到鸡毛蒜皮小事,都能拿来抱怨。而基督徒也不例外,不仅对事对人同样发怨言,还甚至埋怨神、埋怨教会和弟兄姐妹。而许多时候是习惯性地发牢骚,以为是无伤大雅,但真是如此吗?
圣经中记载了许多以色列百姓发怨言的例子。其中《民数记》11:1-23特别描述了他们在旷野的抱怨。这段经文不仅揭示了他们发怨言的原因,更警告了我们发怨言所带来的可怕后果。让我们一同来思考其中的教训。
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地不久,在前往西乃山的路上,就为了喝水吃肉的事不停地发怨言。到了西乃山下造了会幕之后,他们在出埃及的第二年二月二十日,就离开西乃山向迦南地前进,接下来在旷野漂流的38年,他们仍旧不停地发怨言。在《民数记》11:1-3就形容了那些怨言的两个特点:(1)发怨言不仅是发牢骚,而且是恶语直达神的耳中;(2) 发怨言会触动神的怒气,招惹神的刑罚。
这提醒我们:发怨言绝非小事,因为它会影响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是个严肃的问题。让我们从《民数记》11:4-23的经文,来看以色列人为了吃肉而向摩西发怨言的事迹来认识发怨言的可怕!
一.发怨言会迅速传染 (民11:4-15)
圣经记载以色列人中间的“闲杂人”带头起了贪欲之心,开始抱怨没有肉吃。结果,以色列百姓也跟着哭号:“谁给我们肉吃呢?”这些“闲杂人”是谁呢?他们乃是那些在埃及地寄居的外族人和贫穷的埃及人。这些人都是亲眼看见以色列的神如何用十灾打败了埃及的法老和神明,他们都认为以色列的神的能力比埃及人的神明能力更大,他们也认为以色列人要去的迦南地一定比埃及地更美好,所以便决心跟随他们一起离开埃及。但当他们面对旷野的艰苦时,就以吃肉为借口开始发怨言了。以色列人原本是看不起这些闲杂人的,现在却被他们影响,受了感染,一起发怨言。闲杂人为数不多,可能是几百人,最多两三千人,比起两百多万的以色列人,这些闲杂人是少数人。但最终,发怨言却像瘟疫一般快速地传染,不仅百姓各家加入其中(民11:10),连摩西也受到影响,向神发出埋怨:“你为何苦待仆人,我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民 11:11)。
这让我们看见发怨言的感染力何等大,它可能比病毒的传播更快,甚至没有人能免疫,连信心伟大的摩西也不例外。《雅各书》5:9就这么警告我们:“弟兄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
二. 发怨言会顶撞神(民11:4-6, 18-20)
以色列人埋怨说:“谁给我们肉吃呢?” 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实际上却是严重地顶撞了神,他们在以下三方面质疑神,他们忘记了神的恩典:
(1)质疑神是否看顾他们的需要。他们抱怨“现在我们的心血枯竭了!”(民11:6)。言外之意就是神不会眷顾他们的需要。而这句话就像是说:“谁会给我们肉吃呢?”
(2)质疑神是否有能力供应他们。他们“並且妄论神,说,神在旷野岂能摆设筵席吗?……还能为他的百姓预备肉吗?”(诗78:19-20)。而这句话又像是说:谁能给我们肉吃呢?
(3)忘记神过去的恩典。他们记得在埃及时有鱼、黄瓜、西瓜……(民11:5),却忘了神曾用大风把鹌鹑吹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出16章)。而这句话也像是说:谁曾经给我们肉吃呢?
这不就是许多信徒的写照——当我们埋怨时,往往质疑神的信实、能力和恩典,忘记了神过去一路的供应,不自觉地顶撞了神。
三.发怨言会让人厌弃神(民11:18-20)
神对以色列人说:“…因为你们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在他面前哭号说,我们为何出了埃及呢!”(民11:20下)以色列人埋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旷野生活辛苦,也不是神没有供应他们的需要,而是他们厌弃住在他们中间的耶和华神。以色列人在两个方面厌弃神:
(1) 厌弃神的同在 —— 不愿让神在他们中间带领、教导、管理他们。
(2) 厌弃神的拯救 —— 他们抱怨神说“我们为何出了埃及呢?”,这表明他们不珍惜神的救赎之恩,甚至想回去为奴之地的埃及。
厌弃神和发怨言往往就像是双胞胎,彼此相伴。当约伯受苦时,他的妻子先埋怨神,接着催促约伯弃掉神(伯2:9)。同样,一个人若厌弃神,就会不断发怨言;而持续地发怨言,也会使人更远离神,两者形成恶性的循环。
如何胜过而不发怨言?
我们虽然知道发怨言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但我们仍然会软弱,会有不满的情绪,也有感到有重担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如何避免落入发怨言的陷阱呢?摩西和诗人们的榜样,可以成为我们的学习:
(1) 摩西的榜样:摩西虽然向神表达自己的压力,但他并没有像百姓一样妄论神,他只是单单向神申诉,而非顶撞神。因此,神为他设立七十个长老,分担他的重任。神也让摩西重新认识神的大能:“耶和华的膀臂岂是缩短了吗?”(民11:23)。
(2) 诗人的榜样:《诗篇》中记载许多向神埋怨的例子,如:“我要对神我的磐石说,你为何忘记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诗42:9);“我们成为邻国的羞辱,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耶和华啊,这到几时呢?(诗79:4-5上),还有许多类似经文,但不同的是,这些诗人只向神申诉,而不是向人发怨言,他们没有把埋怨传染给别人,最终在等候中得着神的答复和安慰。
结语:
《民数记》11章提醒我们,发怨言是极其可怕的,它不仅是会迅速传染、并且会顶撞神、使人厌弃神,最终招致神的审判。但愿我们可以向摩西和诗人们学习,把一切重担交托神,不彼此埋怨。让我们也谨慎口中的言语,不要让发怨言成为我们与神之间的拦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