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篇-走过六十年的事奉



见证篇-走过六十年的事奉

见证篇-走过六十年的事奉

谭慧芬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

我差不多一信主就参加《看哪》的发行工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超过六十年。最初是在布连拾街38号聚会处进行,每到了发行的那天,我就在聚会后留下来参与发行工作。那时聚会的大多数是年青人,没什么收入,我们就在教会煮简单的午餐一起吃,偶然也会去附近的咖啡店吃三角钱的炒粉。用过午餐,把聚会厅的椅子挪到一边去,中间开一张乒乓球桌,大家就围着一起来做发行。

那时主要是寄给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山的读者。邮寄的方式是用一张黄色的“鸡皮纸”把一本或两本《看哪》卷起来,包好了,就用浆糊把地址和邮票贴上去,最后用印章印上我们教会的地址。浆糊是我们自己煮的,有时候煮得太硬,涂上去就糊不开,有点吃力;有时候水放多了,浆糊太稀,邮票就黏不稳。于是我就开玩笑说:“不如我们派人去日本学做浆糊吧!”因为那时候日本制造的浆糊是品质最好的。

到了今天,我们还是这样子一边做一边谈天说笑,时而讨论圣经真理,分享当天的讲道信息和主日学的学习;谈论属灵事情的同时,也聊聊天下事或是个人的感受看法。虽然有时看法会不一致,不过我们都能互相包容体谅,明白到大家都是主里的肢体,所以不会出现不愉快的场面。

我们平时在教会聚会后,大家各有各忙,只能见面打个招呼问候一下,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地谈话;但是借着《看哪》的发行,弟兄姐妹一起事奉,互相问候,彼此交通,甚至开玩笑,都能加深对彼此的认识,也实践了一个属主的大家庭的团契生活。所以我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借着发行,跟弟兄姐妹一起用午餐、贴邮票,彼此交通,问候一下:你的孩子在国外怎样了?你的家人有没有信主呀?然后就回家彼此代祷。就是这个缘故,帮助我能够不间断地参与这个事奉。

几十年来,发行工作从布连拾街到芽笼二十四巷,再到女皇镇聚会处;我就从青年做到中年,现在已是老年了。期间,从“鸡皮纸”到信封,从煮浆糊到水贴邮票,现在甚至是用邮戳,不需要贴邮票。参与发行的组合也在改变中,以前是以青年人为主,这些年间增加了好些年轻家长带着他们的小孩子来帮忙;而长期跟我一起在发行的事奉上同工的人,好一些也不在了。虽然人事不断地变更,但是一直没有改变的是这个在事奉中的团契精神。

另一方面,我也很开心见到当年的青年人成家了,带着自己的小孩回来参加发行;而当年跟着父母来的小孩现在长大了,已经能够在发行工作上独当一面地参与事奉。发行的现场总是热热闹闹,充满笑声,孩子们负责贴地址和邮票,年长者负责把《看哪》放进信封里,中青年人负责处理多本的发行和需要体力的各项工作。而一天的发行工作就在大家开心地享用弟兄姐妹爱心预备的茶点中结束。

如果说到我参与这个服事的喜乐与难处,我真的想不到有什么难处,只有喜乐!不过最近我确实面对了一点点的难处。我年纪大了,脚步不稳,平常聚会后,有一位弟兄因为担心我的安全而“顺道”送我回家,可是当我留下来参加发行,就不能搭上这趟“顺风车”,要自己乘搭地铁。不过我还是选择留下来。结果神竟感动这位弟兄为了要送我回家,特地留下来一起参与发行,于是我们就多了一个同工了。我感谢神的看顾和弟兄的爱心。

总之,每一期的发行工作我都好开心!感谢主有这个文字事工的发行工作,给我们主内弟兄姐妹有机会在一起事奉、团契、分享,这是很开心,很难得的事。这是教会中一个特别的事奉,一个可以三代同堂的事奉,同时更是一个属灵大家庭的团契。

access_leve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