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逆流而上的恩典



使人逆流而上的恩典

使人逆流而上的恩典

胡恩德

所罗门上行之诗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
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他们在城门口和仇敌说话的时候,必不至于羞愧。
(诗一百二十七篇)

上行诗中的宝训

圣经中的上行诗蕴含许多很深很大的福气,是我们可以经历和得着的。其中亦教导我们一些原则,如“靠主”的原则;对此我们似很熟悉,但实际我们是否真的认识?

有位年轻传道人曾向我倾吐工作的难处,我便跟他分享“靠主”之道,他表示希伯来书提到要竭力进入安息,既要竭力,那岂不就不是安息了么?当人倚靠主,心灵就得安息;然而,怎样靠呢?这个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当我们实际面对事情,要领略和遵行时,我们就觉得表面上似乎很容易,很晓得的道理,并非一下就晓得。自以为已是靠主的了,却又好像靠不到。可见,对于靠主之道,我们委实不大晓得。

无论如何,这一组上行诗教训我们怎样倚靠主,也同时告诉我们,我们所靠的是那“一位”,而非什么高山。“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诗一二一1)诗人望向高山,似乎盼望那儿能给予帮助,但他的心随即一转:“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诗一二一2)诗人明白真正的帮助是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至此他也真正的晓得倚靠神。在整卷的诗篇里,许多都说明靠主的道理。当人进入这真理中,便尝到喜乐和得着其他的恩惠。

这些上行诗还道出另外的一些原则,就是先说遇到的难处,接着说靠主之道,然后提到靠主所得的享受、好处,且因靠“到”祂而有享受,又领受祂所给的好处。在这些诗篇中,作者(代表以色列民族)遇上许多难处,切切仰望主,寻求主帮助。我们若晓得靠主,都是由于主在我们心里施教。

上文提到那位年轻的传道人,我也向他提出主会在人心里教导,让人晓得怎样靠主。我们纵然在此事上似懂非懂,却仍要靠主;当事情临到我们身上时,祂总会在我们心里引导。可能祂让我们能得见祂的面,或得以领受祂话语中的亮光,以至内心安稳,可以靠下来。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必先有诗人那颗渴望、寻求和等候主拯救的心灵,否则祂不会将倚靠之道教导我们。人若有如此的渴望和追求,主总会给他引导。这倚靠之道说出来未必人人都能明白,但当我们信主久了,有时会明白这个道理。多时在我们领受祂的教导并得着倚靠祂而来的福气之前,主会让我们到达一个十分渴慕和寻求主的境地。

在这十多篇的上行诗中,我们抽取部分看看,便知道诗人因有逼切需要而切切寻求主。第一百二十篇是首篇的上行诗,第一节便说:“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众多的上行诗包含许多福气,其中有许多篇幅都提到倚靠主而得着成功的。然而,众多上行诗中的第一句——“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表示诗人正面对很大的难处。

在困难中令人特别觉得难的是急难,因事情来得紧急。比方有人在办事的地方遇上很大的困难,正难于应付之际,突然收到上司透露可能遭解雇的消息,人如何面对?又如战场上的伤兵正躺在血泊中,只望战事稍得平息,有人前来救援;天色渐暗,突闻不远处传来几声狼嗥。这真是祸不单行,且情况来得紧急,使人陷于绝望中。“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当人认真求告主,正是他身处危难之时。当然,许多时我们非因难处也有很热切的祈祷,但神往往有意让我们在所走的路,所遇的事上,面对很大的难处,好叫我们能呼求祂、寻求祂,甚至有时让我们饥渴非常,好叫主能做第二步。让我们学习倚靠。

这十五篇的上行诗以“在急难中求告主”为开始。我们若是长进的话,就当随时准备遭遇难处。有人刚信主就遭逢极大难处,或被厉害的病患缠身,信心也有动摇(魔鬼会向信徒发动如此攻击)。然而,有些难处未必来自环境或身体,只因我们为人有原则,与世人有所分别;世人或许有自己的原则(也可说没有原则),因而带给基督徒不少难处。

有一位弟兄,有一段日子没见他来聚会,我曾多次跟他倾谈,在最后一次谈话中,他表示在工作的地方难以跟从圣经的标准而行;不少商业机构里的人都按着本身不同的原则办事,这些原则往往是基督徒不能跟从的(这不过是其中的一种难处)。

神让我们进入诸般难处之前,必为我们有所衡量,祂知道我们能承受多少,故一定不会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哥林多前书清楚告诉我们:“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林前十13)神容让我们进入难处中,以致我们产生饥渴、寻求、追求的心。

神摆下祂的恩典,是要我们追求的。求学阶段要学有所成,往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追求。一个投闲置散的人不能在追求学问上有所成就。即使我们并非天才,或没有机会入学接受正统教育,只要有好学之心,总会多方追求学问,至终成为有识之士。神为我们预备许多恩惠和福气,是要我们追求得着的。神把我们摆在百般的难处中,是要使我们生发追求的心志。

我们看另一篇诗:“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他怜悯我们。耶和华啊,求你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诗一二三1~3)从经文中我们看见诗人何等恳切的祷告!诗人面对很大的难处,致使他切切祷告祈求,仰望主施恩赐福。“仰望”如同仆人的眼睛望主人的手,婢女望主母的手——为何言仆人婢女望主人主母的手呢?我看是他们进食时(他们是吃面包的),主人的手一味自取己食,但有一个时候主人会递给仆人,故仆人站在一旁等待主人的手,仰望主人的供应。有时仆人虽感饥饿,但未到仆人可以吃食之时,只能巴望主人之手。诗人就是如此向坐在天上的主举目,“求你怜悯我们,怜悯我们”(3节)——重复的表达正正表明诗人在苦难中那颗热切仰望祈求的心灵。

第一百三十篇是另一首表明非常热切盼望神恩典的诗篇。“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诗人落在水深火热的境况——“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1~6节)诗人有十分热切的盼望,为的是什么呢?是为自己的罪落到深处。

诗中没记他所犯何罪,若作者是大卫,此诗正切合他的情形,堕落至罪的深处,不能自拔,因而心里万分痛苦,深觉主的手在他身上沉重。“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诗三十二3~4)大卫陷于罪的深处,因而恳切地向主呼求。这篇诗十分恳切,作者所面对的难处非常大,他落到深处无法自救,犹如约拿落到深海般。约拿因着违背主命而下到深海的鱼腹中——深海中的深处。他虽三日三夜在鱼腹中,却向主祈求。

这些上行诗让我们看见,在我们晓得靠主而得着主的恩和认识主之先,也许主带我们走这样的路——让我们落在心灵的饥渴中,因而向主有所追求。

饥渴寻求必有所得

基督徒要是没有或失去一颗饥渴寻求的心,便是站在一个顶危险的地位上,属灵前途荡然无存。他不能说自己可以在不进亦不退的光景中;我们能否说自己虽未进入与主有福、光明、喜乐非常的交通里,却能保持原状呢?不能!飞机是要不断前进的,当它在天空稍稍停留,便随即坠落,属灵的追求亦然——不进则坠。当我们自觉满足时,主必非常不悦;基督徒要是全然失去追求的心志,那就危险了,会被主吐弃的!

启示录第二、三章记载七封短信。想必是主亲口向使徒约翰讲述,然后他将之记录下来。第七封信是给老底嘉教会的,此信有一特点与前六封书信不同——主没有半句称赞的话。这所教会有何特别的缺点?她不像别迦摩、推雅推喇的教会吃祭偶像之物和行奸淫的事,也不像以弗所教会离弃起初的爱心。主没说老底嘉教会是退后的(其实她是退后的),也没说她走向偶像。然而,她对主不冷不热,她自以为自己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就是如此的自满自足邀主责备。主将她的实况揭示:“……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三17)又劝她向主买火炼的金子、白衣和眼药。

当人喝下大量温水,肠胃会感不适而呕吐。耶稣基督表示这教会既如温水,不冷不热,祂便要将她吐出去。这话非常严厉,意思是说主要将她丢弃。主并非说此教会的信徒未真正得救,他们是信了主的,却名存实亡,完全没有追求的心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已经懂得了。

从前在我们当中有一位学生,得救后有很好的追求,每次放学回家,即跪在床边一直的祷告。他毕业后远赴外国攻读大学,学有所成,回港后又在我们中间聚会。他已受浸,聚会没多少次,有一个主日,他在散会后跟我倾谈,坦言我的讲道没有新意,属老生常谈,来来去去是同一套道理,认为应当邀请别的传道人如吴主光先生等来讲道。这次以后似乎他就不再出席本堂的聚会了。他这番话使我有所反省,但恐怕问题乃出于他本身,其中之一是他如老底嘉教会,自满自足,失去追求的心。

从前有另一位弟兄,刚得救不久,很追求看属灵书籍,特别是《属灵人》这套书,令他简直是废寝忘食。后来到一个时候,他认为自己已全晓得,认为所有圣经的道理,全包在两个词——信靠顺服而已!他这种自满,自觉自己有,自觉自己满,没有向主呼求,是非常危险的!而实在又真的落在危险中,甚至后来,我看明显是主收回他的生命。

主的道奇妙非常,纵然我们有所追求,亦有所得着,确实认识和享受主的丰富,然而,我们所得着的丰富又让我们看到我们还有未得着的,如此我们就会继续追求。有人热切的追求,对神的饥渴逼切非常,犹如穷乏困苦人干渴寻水而至发昏;这样的人耶和华必应允他,神要从高处开江河,为他行奇事,使他得满足。这一组诗歌让我们看见主把极大的恩惠赐给渴慕追求的人。我们本不晓得怎样靠主,但当我们追求时,主便把祂的话赐给我们,或向我们显明一下祂是怎样的,我们就产生一颗信靠的心。这并非出于我们要刻意的来靠主,而是主让我们有所看见;往往在我们饥渴寻求之时,主才给我们有所看见,然后我们才得着那真正的信心。

文首所引第一百二十七篇的第一、二节,提到人大清早起来,晚上安歇,劳劳碌碌赚得糊口,本是枉然。尽管人把辛苦赚得的钱财用来预备材料建造房屋,又忠心警醒地看守城池,诗人却告诉我们:“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那关键在于是否主来帮助;是否主要建造、看守。倘若主不来看守城池,再强大的军力也必归于徒然。若非主所命定,即或坚固高大的城也要落入敌人手里。

巴比伦城何曾不是坚固城?亚述的首都尼尼微是极大的城。圣经很简单地告诉我们,尼尼微城有三日的路程(拿三3)。不论所指的是绕城,或从城东到城西要走三日的路程

(若是如此那城的确非常的大了),尼尼微确是一个大城。巴比伦并不亚于尼尼微,她的城墙非常坚厚,不易攻克。

据悉,巴比伦城墙顶部可同时容纳四马并行,城门坚稳非常。由于伯拉大河(即现今的幼发拉底河)穿过整个巴比伦城,城墙下面掘出洞穴让河流经过,故此有些城门位于城中。沿河两面都是城墙,门是铜制的,不易生锈。现今考古学家掘出一段城墙,发现城门高大华美,里面是铜制的,外面可能也是铜的,不易被撞城锤毁坏。这城水源充足,储备的粮食丰厚,敌人要是围城一百年,也无碍那里人民的起居生活。城墙逾一百英尺高,从城下射箭至此高度,箭已软弱无力了;相反,从城上射箭至城下,则如虎添翼,足见此城易守难攻。可是,若非神看守城池,城总不得坚稳,至终落入玛代、波斯联军的手中。

玛代波斯的军队如何攻破此城?单从人的角度看:玛代波斯大军压境,包围此城,他们想出一策,因城筑于伯拉大河上,他们在河的上游掘出一条巨大的渠道(如运河般),他们就在攻城的那一个晚上,截去流入城的河水,将之引进那巨大的渠道,因此城内缺水。沿河的两旁还有城门,那晚竟没有关上,伯沙撒王设筵与群臣纵饮。正在战事中,何以还设筵纵饮?因他们安居无虑,以为城池易于防守。王在欢饮间更吩咐人把其祖父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掠得的金器皿取来,用之与一千大臣对饮。就在此时,对着王的一幅粉墙突然现出人的指头来,并在墙上写字。此事记于但以理书第五章。那些字是对王说的——“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意即神把他称在天平上,显出他的亏欠来。神已数算他的日子,到此为止,他的国将要分裂为玛代和波斯。但以理为王解释那些文字后,当晚敌军便入城。神要倾覆此城,谁能拦阻?“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城纵使十分坚固,亦终必失守。

有时我们有所渴慕和追求,这是很对的,但越追求越苦,因总是得不着;如追求要胜过与生俱来的坏性情,缠累我们的个性。未信主时,我们就是被那败坏的人性拖累,以致犯罪连连。及至认识主钉十字架担当我们的罪,我们信主得救,然后才有决心要对付住在我们里面的罪。我们除了要与里面的罪恶争战,还要抵御外面社会上的罪,此势力相当大,因社会是由人群组成,而每个人都是犯罪的,这两方面联手压迫我们,要我们按照他们所信所行的去行,而事实上,我们连自己里面的罪恶也无力招架,故感非常困难。我们仿似在“建造房屋”和“看守城池”般抵御敌军——罪恶、魔鬼和世界,世界有两方面的力量:吸引和压迫的力量。

我们灵性方面的建造,要我们里面的人强起来才行。我们若有主的亮光和真理,里面的人就能刚强,因而生发追求的心,使我们又“看守”又“建造”。我们不断在艰苦经营,如经文所说:“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灵性如此追求,很是劳苦。诗人本是指人们的田耕作业以至建造房屋和建筑城池,若非神帮助,这一切尽归徒然。我们在灵性上的建造也许都是劳劳碌碌,一方面警醒看守,另一方面殷勤建造,好像他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做基督徒要做得好,就要学习追求早起读经祈祷。)我们为应付灵界的仇敌,苦苦追求;然而我们的努力若没有神的赐福、同在,都是归于徒然的。

接着,经文一转,带出安慰——“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我们属灵生命的追求是否带来忧虑、不安,而至不能安寝?我们是否竭力追求仍强差人意?可是,那是神的工作,祂会使我们得享安息;我们尽管竭力追求,却要知道一切乃在乎神。我们若带着饥渴的心追求,主就给我们认识:祂爱我们,我们是“耶和华所亲爱的”,祂的爱炽热无比,祂必然恩待我们。我们建造房屋,看守城池——殷勤读经、遵行主的道、除罪、认罪、对付罪,又祈祷,甚至禁食种种;若非主给,单凭己力,必是枉然。然而主肯赐予,不但愿意,更是超过愿意的(more than willing)!祂因着爱我们,早已预备要向我们施恩。我们若有此认识,必然在追求和警醒中感到轻松、释放。因不在乎我们,乃在乎主——在乎祂肯,祂已经肯;在乎祂做,祂已经做!祂在十字架上已起首作那大工,施行极大的恩惠。若我们追求,我们也会尽力地看守城池,仿佛一切都抓紧在自己的手中,有时真感到枉然;然而,主却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诗四十六10)这节经文的背景是说外邦人有意围攻耶路撒冷,消灭以色列,与神对抗。神却勉励祂的百姓,要他们知道祂是神,祂管理一切,祂必然保护自己的百姓。我们殷勤追求,苦苦祷告,若没有主,那只是属己的殷勤而已,若把主纳入我们全盘的计划中,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一切在乎主的爱,我们的得救也是在乎主的拣选。以弗所书第一章和罗马书第九章同是强调神的主权和拣选。我们尚未出生,神已定规祂的拣选,然后把祂的大爱、大恩和荣耀倾倒在我们的身上。

有一派圣经学者特别强调“预定论”,认为我们的得救全在于主预早的拣选。我们的心对神多是抗拒的,但祂在环境上多方引导,又用各种方法带领我们寻求、认识以至相信。我们能够信主,连信心都是祂所赐的。我们的信心很微弱,即便我们要信也是信不来的,只因我们稍为有要信的心,主就将此信心赐给我们。当我们一有那信心,无比的丰富、永生之福……全是我们的,我们对主就陆续发现、享受和在经验上有更多的得着。这全都是出于祂,是祂的拣选,是祂定意向我们施恩,所以我们才会悔改、相信。这种讲法看来完全与我们无关,我看这种讲法似乎有点太过,因为将来审判之时,神仍要审问我们要不要相信。有关这方面有许多可以辩论的地方,但简而言之,当我们信主得救后,若自觉要努力追求,警醒防守,又积极建设,有时会感劳碌辛苦,毫无结果;但主让我们知道,“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好让我们不用挂虑、忧愁、焦虑,因全在乎祂!主引导我们如此追求、建立和防卫自己,我们应当尽上本分,但要知道主在一切之上,我们是主所亲爱的,祂必然作工。若我们心眼得开,有此认识,必然放心,知道唯独主作,我们就可以得着。

有人渴慕追求,总觉失败、痛苦、被包围,陷于被压制的势力之下,因而切切仰望主。有时主很快作工,有时却在人万分饥渴时才临到,使人灵命突进,生活充满光彩,仿佛一夜间判若两人。主的胜利是真实的,祂的帮助也是很实在的。有人在得救后很有追求,生命再起变化;有些人的生命则是渐进地转变,犹如孩子渐长,父母要付上很多心血。我们乃至大的神所生的儿女,祂用圣经——祂自己的道和种种方法来乳养我们。有人在某个时候生命出现转机,灵性突飞猛进,但这样的人总是先明白一些道理,在灵里看见主。

这些上行之诗,提醒我们:我们是有希望的!我们的本分是要追求的,却经历许多痛苦挣扎,似是毫无结果,全没希望。主仿佛对我们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诗四十六10)让我来!你们是我所爱的,尽管放心,安然睡觉。”我们该作的仍旧作,该追求的仍旧追求,但心灵可以安息,因知主作!我们感谢神!我们做基督徒,是祂所亲爱的,祂能使我们知道祂负责,心里得安息。我再说,我们照本分去追求,祷告、读经、除罪种种,但心灵不用焦虑,主所赐的福,必然是足够的,只是我们不晓得而已。“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十22)故我们大可安心。感谢神!让诗人写出这十数篇充满安慰的诗篇。

我们本来是绝望的,主让我们知道主来,已经来了;主做,已经做了,我们就放心!我们相信接受,就得着这个救恩。如今主继续用这样的原则来造就引导我们,一方面引导我们,使我们十分看到自己的需要、难处、饥渴、追求,一方面又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休息,主使我们安然睡觉。我们感谢神!望主按我们各人的程度,按我们各人的境况,教导引领我们,让我们进入主的安息之中,享受主的安息和丰富。求主让我们仍旧殷勤追求不懒惰,又让我们看到主按时候,开我们心灵的眼睛,让我们有所看见,我们就可以休息,又进入主无限的丰富中,愿主施恩给我们!■

编者按:本文原刊载于香港喜乐福音堂二○一八年一月份之“音讯”。今蒙准转载以飨读者,特此申谢。

access_level: 
0